PEP 3B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上官畏李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970
题临安邸
应超超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3062
复习“常见的量”
涂晓燕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95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时间、人民币和质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在教学本节课时, 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知识,通过让学生自我整理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 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一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说出不一般的进率以及区分闰年和平年的方法。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中,掌握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的改写,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改写名数的方法。在习题的设计上尽量从易到难,形式多样。尽量让枯燥的复习教学更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施竹慧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705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产生趣事的生活原因巧妙地安插在文本中。微课中老师引领孩子们围绕“趣”字进行自主阅读,识字教学和朗读训练中也采用趣味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
A Special Day
陈窕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850
这是一堂到乡村小学的送教课,以两位小主角特殊的一天为切入点,整合单元复习和Recycle内容,对地点的相对位置及路线等问题进行整理提炼。
《学会沟通》
陈萍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295
打开心门,学会沟通。沟通是每个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种能力,学会良好的沟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玩转立体图形
钭珍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590
快乐读书吧 西游记
林顺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426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在哪里呢?整本书阅读贵在一个“整”字,需要总体的、贯通的、联结的阅读与理解。这样的阅读,需要一个具有强大整合性、关联性的“抓手”——任务群,以此统领文本,以此引领学生的理解。《西游记》从表达秘妙、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小说主题、联结实际等角度设计任务群,在小说语境中驱动学习,发展思维、提高读书品位。
五上《父爱之舟》
李紫娟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895
统编本五上《父爱之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笕川小学 李紫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联系生活,自主认识“卖茧子”等词语,会写“茧子”、“掀起”等词,理解“撩起”、“粜稻”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默读、浏览、联系课题,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我梦中回忆的往事,发现作者描写场景的特点。 3.通过自读自悟、抓关键词、联系资料、链接生活等方法品读第六自然段的场景,感受场景中蕴含的父子真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课题。 2.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梳理场景 围绕之舟,课文写了什么呢?请打开课文80面,大声朗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标上自然段序号,放声读课文,圈出你觉得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2)读完后完成作业本父爱第3题,用小标题概括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2.检查字词: (1)检查读音。 落榜、考取、粜稻、缴饭费、凑学费、花冤枉钱 (2)重点理解“粜稻”的意思。 (3)指导书写:考 3.梳理场景 (1)课文写了“我”梦中出现的场景有哪些?指导根据范例,简洁概括 (2)修正作业本。 (3)齐读场景,引导发现父亲对我的爱,就体现在这么多的场景,这么多的小事上。 板书:场景 (4)那开头、和结尾还写了什么呢?发现首尾呼应的写法。 4.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景 三、品读学习第六自然段,感悟场景 (一)自学第六自然段,初步感悟场景 1.接下来我们就先聚焦父亲凑钱供“我”上高小这个场景,请大家进入第2个学习活动。 (1)独学:默读第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场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我”感受的句子。再边读描写场景的句子边想象画面,在旁边写写感受。 (2)合学:结合自己和作者的感受,体会场景中蕴含的感情。和同桌讨论讨论。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句子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二)学习第一部分父亲粜稻、卖猪为我凑学费的场景 1.交流初步感受:父亲给我凑学费的场景,你的感受是什么? 2.指向语言,联想出去: (1)引导学生关注“凑”、“紧”、“每学期”等词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2)联系场景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3.资料引入,出示张培祥写的《卖米》。 4.朗读指导,升华感情。 (三)学习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的场景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你觉得这样的新滋味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2.指导读出对“新滋味”的理解。 3.小结:刚才这段话我们通过边读场景边想象画面,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作者的感受去思考,感受到了场景中蕴含着的最深沉最真挚的父子真情。板书:真情 (四)整合两部分内容,发现情景交融的写法 (1)配乐,师生合作读。 (2)在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吗? (3)去掉感受,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样交融的写法,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更能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四、质疑结课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质疑:那其他场景有没有这样情景交融的写法呢?课文为什么要以父爱之舟为题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意见不同怎么办》
王小敏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929
观视频理思路, 讲实例定主题, 敢交际表观点, 勤评议乐进取。
《月光曲》
朱伟敏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1064
《月光曲》教学设计 缙云县实验小学朱伟敏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月光曲》主要讲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表现了音乐的力量和贝多芬的伟大、高尚的情怀。在第九自然段将声音转化成画面,充分体现了想象的魅力。 作为第一课时,如果不涉及第九自然段,那么前面部分该教什么呢?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提到的“读书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的第一题,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以及理解“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是本课时的重点,于是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清幽、恬静、幽静”等词语的意思。 2.聚焦传说的过程,抓住关键词,梳理贝多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的理由,学着做读书笔记,并知道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 借助心理补白,整合贝多芬从“触动-感动-激动”的心理过程,探究贝多芬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听音乐,说曲名; 2.交流对贝多芬的认识。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大师,被尊称为“乐圣”。他一生非常坎坷,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月光曲》 3.出示第一段: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4.揭题,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传说中《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 2.反馈词语:清秀 恬静 清幽 对比理解 比较词语,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完成作业本的选词填空。 3.传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 示范:找出贝多芬的语句,概括成信息词条:听到乐曲——记录曲子 学习活动一:用横线画出贝多芬言行的句子,并概括出主要动作。 (1)概括梳理,板贴词条 (2)说一说主要内容,发现对应内容 听到曲子——走进茅屋——推门进去——弹起曲子——再弹一曲——回店记录 自己曲子——兄妹对话——看到盲姑娘——听音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 (3)在这个过程中,最令人意外的是贝多芬的两个举动: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板书:??) (三)走进盲姑娘 学习活动二:默读3-7自然段,找出贝多芬第一次和第二次弹琴原因的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理由,并和同桌交流。 1.反馈,(展示语文书),将理由板书黑板: 贫穷——“太贵、太穷”;不幸——“失明” 盲姑娘的善解人意——“只是随便说说”;热爱音乐——“那有多好哇!” 2.小结: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学习的想法,并写在书的旁边,这就是批注,也是一种课堂笔记。(板书:课堂笔记) 3.那么,在听到这些,看到这些,贝多芬心里又想到了什么,才会给盲姑娘弹曲子呢?在书101页下面写下你的想法:( )课件标注(序号) 4.反馈:学生读自己的感悟。(板书:所思所想) 5.反馈,书本反馈:抓住两个感叹号,体会盲姑娘的激动;“您”连用感受盲姑娘惊喜意外;反问句读出了盲姑娘的的肯定,语气强烈。 6.朗读盲姑娘的话,读出盲姑娘的语气。 7.小结:是啊,就凭一首曲子就能听出弹奏者纯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感情,猜到了弹奏者就是贝多芬,难怪是贝多芬的知音。(出示课堂笔记:盲姑娘听琴声才出了贝多芬,就是说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 8.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还懂得自己音乐。贝多芬这种遇见知音的激动与兴奋难以言表,正像伯牙与子期的“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9.现在,你们明白贝多芬弹完一曲又要弹的原因了吗? (四-*)升华情感 1.在这个传说中,贝多芬在三个动作的背后,心情是一成不变的吗?那么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学习活动四:小组讨论:1.贝多芬在整个谱写过程背后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2.由记录员写在卡纸上,上台板贴。 2.反馈,梳理贝多芬的心情,过程有了起伏变化,请学生说说理由。 3.小结:是的,这也是读书笔记时一种很好的方法:图表笔记。贝多芬在这个过程中,从一开始的平静悠闲到触动,感动,最后到激动,都是由于盲姑娘的这些美好的品质激发的,最后产生了惊艳世界的作品——《月光曲》(出示音乐) 积累词语: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六)传说存疑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1.同学们,这么美的音乐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这个“传说”你们觉得可信吗?为什么?(传说:是在人们口耳相传过程中形成的,贝多芬和《月光曲》在历史上存在的,但故事可能是人们的想象。) 2.有了疑问,怎么办?需要继续思考,或者查找资料的,可以这样做读书笔记。出示“看来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不一定时这样。查资料了解一下。”(板贴:疑问待查)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我们知道了《月光曲》创作的传说故事,还知道了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PEP3 Unit 4 A Let's talk
陆丽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463
圆的知识再复习
潘方丽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348
圆的知识再复习,让学生再次经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在推导过程中感受变与不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微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扬航天精神 做逐梦少年
夏晓霞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349
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弘扬航天精神,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实现“航天梦”“中国梦”的需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关注社会,理想信念就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
芙蓉楼送辛渐
赵鸿伟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534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5676
朱益智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7204
王梅英
评分0.0 (0人评) 收藏0 浏览319